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文献 > 研究论著 > 陕西帝陵档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昭陵

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依山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
  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北部的九嵕山,因山为陵,海拔800—1225.7米。
  九嵕山由九道山梁汇聚而成,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水之阳,南为关中平原,与太白山、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峙。主峰东西两侧,沟壑纵横,层峦起伏。山陵西南距县城22公里,东南距省会西安72公里。
  昭陵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偏北,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地形构造前弧翼中段、秦岭纬向构造带,陇西帚状旋钮构造体系东南端的复合部位。太宗昭陵所在的九嵕山一带多褶皱,为宽缓的向斜与背斜相向展布,向斜规摸较大,山脉为石灰质。九嵕山为东西走向。从正南方向看,呈圆锥形;从东南方向看,成三峰聚会,似一个笔架;从西南看,又呈覆斗形。
  昭陵周围有两条河流。南面泔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境,泾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从北部和东北部边界而过。两条河流河谷较深。
  昭陵周围土地肥沃,利于耕作。汛期7、8、9三个月。
  昭陵陵园植被以苹果为主,还有落叶乔木如:桐、杨、楸、槐、枣、柳、杏、桃、桑等,也有松、柏等常青树。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
  昭陵陵园及周围分布有村庄、学校、石厂、水泥厂等。昭陵陵区交通便利,有省道110、312国道至陵区。昭陵博物馆至昭陵陵山的路也于2000年建成通车。
  二、历史沿革
  昭陵所在地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就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夏时属雍州,周曰“焦获”,是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周平王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
  西汉后元三年(前161)置谷邑,谷邑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东汉时并入池阳县,之后历三国魏、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帝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经唐、宋延续至今。现归咸阳市管辖。
  昭陵依九嵕山主峰为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选定。贞观十年(636)始建,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入葬,历时13年。贞观十一年(637),太宗下诏“功臣密戚,德业佐时者,赐给坟茔”,遂确定了昭陵的陪葬制度。群臣皆以陪葬昭陵为荣,于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王陪葬陵园,其墓葬数量和陵园规模空前。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时,太祖赵匡胤决定重修前代帝王陵墓,诏令州县检查历代帝王陵寝的存废情况,发现有28座帝王陵墓被盗。关中唐十八陵中有12座被盗,其中包括昭陵。北宋政府回填了盗洞,又在陵表做了有限度的修葺。
  从北宋到明清,保护前代帝王陵墓的诏令屡见于诸朝典籍。北宋为其修庙一座,金又重修,明复为其建祠。每朝修建,皆立碑以纪其事。
  北宋时期,陕西转运判官游师雄对昭陵进行了维修保护。元祐四年(1089)主持重修唐太宗庙并立下“昭陵六骏碑”和“昭陵图碑”。
  明代,据《礼泉县志》载,礼泉县事范文光,编写了历史上第一本《昭陵志》,并重修唐太宗庙,将唐太宗图像镌刻于碑石,立于庙内,流传至今。
  清时,陕西巡抚毕沅曾对陕西境内的古陵园和重要的古建筑都划出保护范围,建立标志,并设专人管理。在昭陵一百多座陪葬墓前,就有毕沅题写、树立的碑石30多通。乾隆四十二年(1777),毕沅令礼泉县官负责,修筑昭陵围墙三十余丈,陵山广植松,予以绿化,并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立“防护昭陵碑”一通。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昭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昭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昭陵基本状况
  昭陵陵区由陵园、寝宫建筑、祭坛及陪葬区等组成。昭陵地面建筑现均已不存。主陵现遗存的重要建筑遗址有三处;九嵕山南的司马门和献殿遗址,西南的寝宫遗址,北侧北司马门祭坛遗址。此外还有山腰南侧和东侧的石窑、石室和栈道遗迹。
  (一)陵园等遗址
  1.陵园遗址:陵园南北长12.65公里,东西长15.45公里,面积113.15平方公里。纵横县域内昭陵、烟霞、赵镇三个乡镇。
  2.北司马门祭坛遗址:位于陵山北约500米。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86.5米,东西宽53.5米。南高北低,北司马门遗址是一组完整的南北向轴对称建筑群。由北向南依次为三出阙台基一对,廊址一对,北围墙外的小型建筑4座,门址和围墙、砖砌排水沟等。门址位于第二台地上,东西25.8米,南北12.6米,残存夯土台基、夯土墙、砖铺散水柱础石,门砧石。遗址内散布大量唐代砖瓦,一些砖上戳印有工官或工匠名字的陶文,如“官罗通”、“官匠张”、“工匠郑”等。“昭陵六骏”石屏和“十四蕃君长”石像列置于北司马门内。
  祭坛原有十四蕃君长石像,现仅存像座7件,座上分别刻有“突厥都布可汗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焉耆王龙突骑支”、“吐蕃赞普”、“高昌王左武卫将军麴智通”、“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于阗王伏阇信”和“婆罗门帝那伏帝国王阿那顺”等蕃君长之名。清代学者林侗曾记述:“诸石像高九尺”“皆深目大鼻、弓刀杂佩”。遗址内另存宋以后各代祭陵碑13通。
  3.北山门遗址:位于祭坛遗址南50米,门址范围东西12米,南北3米。辟门洞3个,中门宽2米,边门各宽1.5米。山门东西两边各有墙垣遗迹。山门内当时为建筑院落,南为正殿,院中设方亭,东、西、北三面为廊;东西廊各长20米,宽7米。
  4.献殿遗址:位于陵园朱雀门内,殿址范围约40平方米。殿南有三门,殿内砖铺地面,残墙断垣上残留有壁画痕迹。殿址内曾出土陶鸱尾1件,复原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唐代建筑屋脊饰物。
  5.朱雀门阙台遗址:系陵园南门外阙台遗址。现存东、西二阙址,间距约90米;均夯筑,现状呈圆丘形。西阙址底径28米,残高8米;东阙址底径23米,残高6.5米。周围散布大量砖瓦残块。
  6.寝宫遗址:位于陵山西南900—1150米处。平面为长方形,东西237米,南北334米。四周尚存墙桓残迹,墙基宽3.5米。南、北墙垣中央各辟一门,遥遥相对。墙垣内是一片平坦的夯土层,厚3—5米。据文献记载,唐昭陵寝宫于贞元十四年(798)被野火焚毁,遂迁至唐昭陵西南十八里的瑶台寺。
  7.栈道遗址:九嵕山峰东南至西南,发现有当年“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的小石洞(栈孔)和牛鼻形穿孔石遗迹。这些石洞和石孔,在同一高度一字排列。孔径一般为0.2米左右。据文献记载,唐昭陵玄宫外的栈道,在唐太宗下葬后即拆除而废。
  8.石窑遗址:系放置随葬品的从葬窑和陵园杂役人员居室,以及“顶上亦起游殿”一类的建筑。共发现15孔,分布3处。一处在九嵕山山腰东面,有两组石窑。第二处位于西面山腰,有两组。第三处位于南面山腰,仅1孔。窑内有壁画痕迹,洞口有封门石,可能属“游殿”一类的建筑。
  9.陵区石狮:可能系陵区兆门门狮,北距九嵕山约9公里。共1对,东西列置。东狮卷鬣,合口,右前腿侧立一牵狮人;狮高1.6米,身长1.2米;牵狮人高1.2米。西狮披鬣,张口,通高1.75米,身长1.8米。狮下均有石座。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10.新修太宗庙碑:北宋开保六年(973)重修昭陵太宗庙时所立。青石质,螭首,龟趺,通高3.38米,宽1米,厚0.28米。圭额楷书“大宋新修太宗庙碑”。记载宋时修缮太宗庙的经过及庙宇环境、规模等。碑阴线刻唐昭陵陵园图。
  (二)陪葬墓遗址
  昭陵陪葬墓形成于贞观十一年(637)至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的一百多年间。呈扇形分布于主陵南偏东方向,共有200多座,为唐帝陵中陪葬墓最多者。陪葬者有皇室宗亲、嫔妃、功臣、文人学士和少数民族首领等。恰以群臣生前一样,帝王面南背北,朝臣侍列殿堂,象征着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
  陪葬墓形制分为五种:
  1.依山形。如魏徵墓因昭陵主陵西南的凤凰山为墓;韦贵妃墓以九嵕山东南方向的方山为墓。
  2.象山形。共起山形封土3座,呈“品”字形排列,象征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功”;如李勣墓封土仿阴山,积石山形而筑,“以彰其勋”。
  3.覆斗形。如长乐公主墓、城阳公主墓、新城公主墓等。
  4.无封土墓。如高士廉墓,其“墓而不坟”。
  5.圆锥形。如房玄龄墓、王君愕墓等。
  (三)昭陵文物
  对昭陵考古调查、发掘昭陵陪葬墓40多座,出土文物8000多件,等级文物达3000多件。主要有昭陵石生像、陶俑、壁画、碑石和墓志等。昭陵汇集了唐贞观十年至开元二十九年106年间的所有精品,不仅数量大,品位高,而且系列性、观赏性强。
  1.石像类
  昭陵石像分为石兽,石人两大类。
  石兽主要是石马、石狮,刻工精巧传神。较著名的有:昭陵六骏及昭陵十四蕃君长石像。
  石人分为三大类,文臣、武士和翁仲。文臣面目清秀,胡须较长,服侍淡雅清新。武士面目凶狠,一身铠甲,双手握剑,刻工精悍细腻,栩栩如生。翁仲是护墓的官员形象,个子不高,脸部刀工精练,面带笑容,风韵翩翩。
  唐昭陵六骏:贞观十年(636)唐太宗为纪念其建立大唐帝国的武功,诏令将所乘6匹战马雕于石上,陈列于昭陵。六骏为特勤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騧和白蹄乌。均系石板浮雕,石板各高2.5米,宽3米。雕刻中尤突出马的性格和在战阵中的不同遭遇。其中飒露紫和拳毛騧于1914年被盗运出境,现藏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昭陵六骏及昭陵十四蕃君长石雕像(带题名像座)与西域、新罗、吐蕃等十一个少数民族有关。2002—2004年对昭陵北司马门的考古发掘,发现了昭陵六骏残块、唐代昭陵六骏基座、陈列六骏及十四蕃君长石像的廊房基址、十四蕃君长的躯体、头像残块、题名像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德国等众多学者多次来昭陵踏察研究。
  2.碑石和墓志
  唐代盛行在墓前立碑和在墓室内置志石的风气。昭陵从太宗撰文、欧阳询书丹的“昭陵刻石文”算起,大部分墓前有碑,差不多每座墓内都有墓志。唐昭陵现存墓碑42通,墓志46方,其中26件为国家一级品。碑文书体楷书居多,亦有隶、篆、行、草。诸碑中尤以欧阳询书“温彦博碑”、褚遂良书“房玄龄碑”、王知敬书“李靖碑”以及高宗李治所书“李勣碑”为著称;另有孔颖达碑趺的刻字、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亦为稀世珍品。
  3.壁画
  昭陵发掘清理的陪葬墓中,如李勣、尉迟敬德、郑仁泰、张士贵、阿史那忠、越王李贞、临川公主、长乐公主等20多座墓,大多绘有壁画。壁画着色绚丽,线条流畅、布局谨严。昭陵博物馆现已揭取唐墓壁画达700平方米。这些壁画取材广泛,主要有:四神、仪仗、宫廷、家居生活、建筑、宗教等。
  4.陶俑
  主要有文武官俑、镇墓兽、天王俑、侍从俑、牵驼(马)俑、骑俑、戏弄俑、胡俑、牲畜俑等。陶质有红陶、白陶。彩绘釉陶俑和三彩俑最有特色,俑造型俊美,发型、服饰、姿态多样。彩绘釉陶是唐三彩的前身,其上限是贞观十四年(640),下限是龙朔三年(663),历时24年。彩绘釉陶是集绘画与雕塑于一身的纯手工艺作品,除在昭陵陪葬墓中大量出土外,其它地区并不多见。
  四、价值与意义
  昭陵依山凿石,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墓“因山为陵”的先例。自唐太宗开始,唐朝改变了汉代帝王平地堆土为陵的传统,在山上建陵墓,唐后来的17座皇陵,分布在陕西渭北一线的群山中,各占一个山头,连绵二百里,气势颇为壮观。
  唐十八陵中,昭陵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遗存最为丰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皇帝陵园。它以九嵕山为中心构成了庞大的扇形陪葬墓群,唐知名人物多陪葬在此,陪葬墓形制涵盖了历代陪葬墓的五种形制总和,陵山之大,陪葬之多,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昭陵出土的大量纪实和写实性石雕、墓志、壁画、陶俑等文物,许多内容表现和反映的是丝绸之路沿线的少数民族。它对于研究唐代西域各民族的历史、中外关系、民族融合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昭陵遗址及有关环境遗产是历史发展、环境演及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忠实记录,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物宝库。不仅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间接和直接的研究对象,
  昭陵艺术价值较高。首先体现在石刻艺术。昭陵石刻构成了陵园雄伟的气势,为后世提供了许多石刻艺术的第一手资料,在中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其次,大量的唐墓志书法、雕刻、彩绘釉陶俑、陪葬墓壁画等,堪称初唐艺术的典范,其独特性和珍贵性为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雕刻和绘画艺术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五、相关研究
  (一)历史时期的研究
  早在宋代,编著《长安志》的宋敏求就绘制了《昭陵图》及陪葬功臣在昭陵陵园内的位置图。
  北宋时,陕西转运判官游师雄,首次根据昭陵六骏浮雕及历史文献,在礼泉县西门外的唐太宗庙,以线刻的形式及文字对昭陵六骏做了全面翔实的记录,刻成了著名的“昭陵六骏碑”。他将六骏的名称、毛色、在昭陵陵山上排列的次序、中间的位置及太宗对六骏的六首马赞均刻其上,对后来昭陵六骏的研究提供了最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它还在“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阴刻出了“唐太宗昭陵图”。
  明代礼泉知县范文光在明代礼泉县城的唐太宗祠内竖立了“唐祠纪事碑”,首次以线刻的形式刻出了“唐太宗小影”。
  20世纪初外国学者陆续来昭陵,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在1903—1909年第一次用胶片的形式将昭陵六骏在昭陵祭坛(唐时称北司马门)内的摆放位置、现状,给予真实的记录。
  (二)现代研究
  国内外学者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数部。
  六、陈列展示
  昭陵博物馆在烟霞镇,以李勣墓为依托,采用我国古典式轴对称庭院模式。馆址占地3万多平方米,目前,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文物库房约400平方米,陈列室四座,面积2000平方米。此外,长乐公主墓文管所,展出面积300平方米。韦贵妃墓文管所,展出面积100平方米。
  1.出土文物陈列。陈列昭陵祭坛遗址和部分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2.唐墓壁画陈列。展出昭陵诸多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画。
  3.碑石陈列室两座(即“昭陵碑林”)。1974年筹建,共收集碑石40余通,墓志11合。其中有少量跟昭陵有关的唐、宋、明、清各代的碑石。同西安碑林、曲阜碑林相比,昭陵博物馆唐碑数量最多,这些碑石大多出于唐初书法名家之手,日本友人称其为中国的三大碑林之一。
  七、保护管理
  (一)管理机构
  1972年,依昭陵陵园的中心李勣(徐懋功)墓始建昭陵文物管理所。
  1978年,“昭陵文物管理所”升为“昭陵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78年,昭陵博物馆设立保卫科,对馆藏文物及田野文物进行保护。
  1991年,建成长乐公主墓文管所,韦贵妃墓文管所,隶属昭陵博物馆。对两墓进行管理保护。
  1996年,昭陵博物馆依据陵区陪葬墓分布的特点,把陵区划分成5个保护区域,选定130名业余文保员。
  1999年,昭陵博物馆成立田野文物保护大队,负责陵山及田野文物保护。
  1999年,建成石鼓文管所,对昭陵部分陪葬墓进行管理保护。
  2002年,建成昭陵陵山文管所,对昭陵陵山进行管理保护。
  (二)昭陵陵区绿化
  近几年地方政府制定了《唐昭陵景区绿化规划》、《唐昭陵陵区绿化工程实施方案》。目前,唐昭陵陵区已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以侧柏为主,配以少量山杏、刺槐及其他荒山造林树种,
  昭陵文物保护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景区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明显改善了昭陵文物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三)陵区周边环境整治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步关闭了影响陵区环境风貌的采石厂、石渣厂等,禁止在陵区乱挖、乱建、乱采。
  2004年后,礼泉县加大了对昭陵陵区环境整治的工作力度。取缔了违法采石企业,关停了昭陵周边的石灰窑。
  

陕西帝陵档案/陕西省文物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12

您是第 位访客!